100 moods

伍、機車駕照(一)

機車駕照。18 歲當天就該拿到的東西,怎麼到現在都還沒到手呢?

高中升大學暑假和一群好友去澎湖旅遊,對我來說,和一群人出去玩必須帶上這幾樣東西:足夠的金錢(意外總是來得很突然,特別是去國外旅行,如果今天臨時罷工,那就別指望大眾交通系統了,接下來的計劃直接泡湯)、一顆互相包容的心(團體行動有種魔力,會讓大家的時間線緩慢下來),最後一個是駕照。

從那一次澎湖到近期和大學朋友的蘭嶼之旅,我一直擔任冗員的角色。身為一名冗員,當大家到達目的地,前往牽車地點時,總會有些心虛,因為知道接下來這幾天又必須麻煩別人,或是旅途中發生關於機車的問題時,冗員們基本上算是完全幫不上忙的,若很不幸的真的有類似的狀況,我就會一個人緩緩進入到角落區等待騎士們找到解決辦法,同時關注有沒有幫得上忙的地方。

每次旅遊回來,對於擁有一張機車駕照的動機會升到最高,然後隨著時間過去,動力會如同指數曲線下滑,深知這個道理,我計畫著從蘭嶼回來之後我一定要考到機車駕照!很巧的是目前正值待業,現在不考待何時啊?

吃完午餐之後,頂著大太陽,請媽媽載我到練習場。一開始我連發動都不會,她還笑了我好久,說怎麼連這個都不會,當時還有點覺得被冒犯了,我內心想著你沒告訴我我怎麼會?我是個不會無照駕駛的好公民呢!

一關一關來,從直線七秒開始,剛開始不會控制油門的力道,不到三秒就騎完了,練越多次才知道這個關卡的難度在於緩慢地保持平衡,要是沒限制秒數,大家一定秒衝的!

當時我還忙著熟悉機車這個工具,有位阿伯走了過來,他開始教導我如何控制車速與方向,甚至還在每一關給我建議與一些訣竅。

若與阿伯的故事就停在這裡該有多好啊?往後回憶起來只會記得當時有一位熱心的人教導自己。

很不幸,這位阿伯實在熱心過頭,除了給予指導之外,還會叫你回頭重來,過程中不斷的提醒你在這個區塊要吹油門,在那個地方要放一點力道等等,但我相信有騎車經驗的人都能理解,每個人的身形、重心與平衡感不盡相同,找到自己最適合的騎法最重要。

無奈之餘,開始用心理學剖析他。設想他擔任不同的社會角色時會是什麼樣子?一位熱心的主管?一位經常給予他人建議的人?該用給予還是逼迫呢?還沒理出些結論,耳朵那一旁就傳來他熱心的回饋,沒有正面回應,只給予禮貌的微笑,當下立馬和媽媽使了個眼色,今天的練習就到這裡,該離開了。

一路上只希望快點考到駕照,畢竟還得麻煩他人,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一旁嘴巴停不下來的那位阿伯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