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人網站就這樣架好了,很多可以自定義的部分也包含在內。
還記得當初開始接觸程式的世界,雖然課程內容算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,但是對於會想了解其中邏輯的我來說算是有些吃力,自學期間查了一些資料,若能力所及,就會把事情做到最好,但往往是超越自己能力所及(例如:有些設定需要程式語言的基礎,才能呈現出更華麗的排版)。只好先認命吧!糾結在那裡也毫無幫助啊。
看著自己的文章數量越來越多,內心感到踏實之外,更多的是來自內心,一種沉靜的喜悅,原因是藉由這些文字,看到了這兩個月以來自己內在的改變,也或許是因為才過了兩個月的時間,所以這段時間的記憶還算是鮮明的吧,但不得不說,有些句子還是寫得挺赤裸的,覺得好真誠可愛呢。
已經來到 2020 最後一個月了,通常在這個月份的尾巴,會有很多派對與社交活動,它們的主題往往會以「丟掉今年,放眼未來」類似的標題出現,若將時間線拉長,就會發現:其實每一年都是要被丟掉的吧。甚至被嫌棄,如果繼續探究下去,就會發現其實每一年不管再怎麼努力,好像都無法讓自己滿意,總是帶著好多爛事,帶著不會是太快樂的心態去到一場派對,去看樂團的專場,用悲情的狀態在筆記本裡刻下悔恨的情緒。
總覺得固定花時間反思與覺察自己是一件非常棒的事,但我不是很喜歡總是先看到否定自己的那一面,就是只強調自己不堪與遺憾。
對我來說,一直都覺得很多時候一件事情是好壞參半,我盡量不忽略好的一面,畢竟之前忽視掉太多吧。
這個月下了一個決定,在這邊不想說得太明白,總之就是要對一個人際關係的定義做出一些改變,回歸到朋友,雖然我們從未是彼此的什麼。
我說啊,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,但是這個改變所帶來的效應足以影響我在各方面的一小塊情緒,回歸到最純粹的,才可以持續交流下去,我才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與你互動吧。現在還是微陣痛期,因為「下定決心」屬於理性上的思維,但情感面的改變是緩慢的,講直白一點,它需要一些分心,例如:自由運用時間的剝奪(最直覺的例子就是上班,狠一點的話建議搭配加班)。
最近這兩、三個禮拜才明顯感受到溫度的變化,獨自待在家裡的時候,最喜歡的時段是下午三點到四點半這短短的一個小時,太陽已不再那麼強烈,無開燈的狀態下,家裡會呈現光影交織的景象。
有人說,真的好喜歡我家,因為格局的關係吧,夏天時基本上家裡是不用開任何一盞燈的,陽光會透過家裡的縫隙滲透進來,照亮客廳與房間的每個角落。但冬天真的來了,四點半後光線強度漸漸減弱,尖峰時間倒數計時,車水馬龍的循環要開始了,交警的吹哨聲,身穿制服運動服的學生前往下課後的世界(補習班或晚自習,大部分是這樣),空氣中瀰漫忙碌且濃厚的汽油味,餐館的大門開開關關人潮不斷,直到晚間八點之類的時間。
一天之中的許多時刻適合做不同的事,我最喜歡獨自一人的時候,最安靜的時候,還能保有自己的時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