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學會看星星
不要喜歡美麗的臉孔
不要作美夢
不要學習種花
不要以為花期可以被預測
不要談論不知道的事
也不要試著去描繪沒有看過的景象
不要想像
沒去過的地方
最好不要看地圖
地圖有毒
不要想像
愛人死去的感覺
更不要想像自己死去
之後的世界
不要相信永遠
不要相信片刻
不要相信任何事情
都有它的意義存在
不要相信先學會愛自己
別人就會好好愛你
通常他這樣告訴你
是因為他不愛你 - 徐珮芬《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-妄想》
逛誠品時隨意翻閱徐珮芬的詩,結果直接被這首狠狠地殺死。
大一的時候開始注意新詩,我最喜歡任明信的文字,景仰他文筆裡呈現出多元的價值觀,論親情、感情、理想、電影和音樂等主題,全部一手包辦。隨後出版的散文集《別人》,更是我心中值得一再閱讀的佳作。
徐珮芬的作品從以前就沒有打中我,但為何現在的我就這樣被他的文字砸死?
文字沒有改變,它仍徜徉在那裡,任由不同時期,不同狀態的你去解讀它,把自己對人際上的失望投射到它身上,把對未來的迷惘交付給它,把心中的疑問傳給它,這些養分讓文字變成一把利刃,往自己的胸口裡刺。
所以,你是被自己殺死的吧?長久以來累積在內心的怨,那些不想說明白的感受,隨便綑綁,直接丟到最深處,眼不見為淨。
這就是詩集為何如此雋永,用簡單的字句騙走你一桶的眼淚,同一個文字可以引發很多種感受,不同時期的你可能會喜歡上某一本詩集,但可能不久之後就厭倦了吧,但什麼時候會是什麼樣的情緒你不知道,最好的方法就是每本詩集都好好存著。
今天它或許是屬於你的毒藥,讓你倒地不起;明天變成拯救你的解藥,你會謝謝有人把你的心情描寫得如此優美。
所以,你也是被自己拯救的吧?從文字中看到裂縫中的光,沒有引導你,但你終究走到了亮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