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開始我感受到一件事:覺得自己的腦袋沒有新的輸入,所以暫時停筆。
這個計畫的題材都是取決於生活感受,所以當生活開始沒有了新刺激,寫起來便會十分痛苦,那種感覺就像是你要為一些零碎的小事特別紀錄,可謂小題大作啊!
「閒置」的那幾天內心是十分焦慮的,因為目前狀態為待業,而我仍然無法避免自己有一種想法:待業期過的每一天就是在「休息」,即使你本來就是想要利用這段期間增進自己。在這樣的思維下,還是會時不時思考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有更多刺激,進而寫出更多感受。
前一陣子因為前同事的邀請,我加入了一個叫做《台灣浪潮》的社團法人組織,會加入 Podcast 的錄製以及一些台灣議題的文章撰寫。聽前同事說,他們最近正在規劃組織的經營方向還有新企劃的籌備,因為人力缺乏,所以才把我找來,一同奉獻我所具備的微行銷腦袋,還有在充滿商管的思維下,適時地提供一些心理學觀點。
非常期待日後的合作,因為我預期在這樣的環境下,會有許多思想上的交流(激烈一點的說法:碰撞),另一方面,因為錄製與寫文章的事前準備包含資料閱讀與觀點的整理,這樣應該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刺激了吧?
上禮拜四我和前同事以及組織內的一位夥伴一起試錄,主題是中天新聞的換照事件,由於我們的頻道定位是以聊天的形式來談台灣的社會議題,所以氣氛的拿捏就顯得特別重要,試錄的時候因為資料與想談的內容準備得不夠齊全所以有一點卡住,再加上前同事的高標準(他是個很有野心的人),事後檢討時我們決定這個禮拜二晚上要再重錄一次,前同事說:要練習就要練到最好。
為了尋找更多資料,臨時起意前往誠品,在人文新書那區看到平安文化出版的《假新聞》(21世紀公民的思辯課系列),接著又看到也是同系列的《女性主義》(裡面還有苗博雅寫的推薦序),還有我喜歡的 Youtuber 超級歪推薦的《民粹主義》,稍微翻了一下這三本的章節與內容,還有價錢(對於一個待業者來說,非常重要的東西),於是毫不猶豫的帶著它們前往結帳區,不確定是不是衝動式消費,但確定的是自己對於接收新知的渴望的確高於一般人吧。
這禮拜開始又要上工了!帶著滿滿的能量與一些待看的書籍,期許自己能不斷發掘生活中的新趣事,腦袋中的思維可以不斷被更新與質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