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說啊,
暗戀一個人可以到什麼程度?
是開始參考以往從不相信的星座嗎?
還是帶著一堆例子和朋友討論,但只提供有利的證據?
你也心知肚明的吧,
越去想,只會越陷越深。和越多人說,你只會變得越來越喜歡而已。
接著開始分析所有關於你倆的互動,讓這一切的行為有了邏輯與架構,好似你是個沒有被他沖昏頭的誰,嘗試讓微薄的理性壓過排山倒海而來的感性。
但親愛的,其實你一直都知道,想了這麼多,討論了這麼久,也比不上從他口中說出的內心話來得真實。
但你也從來沒試探過,深怕失控或失去現在的狀態。
所以,是什麼時候呢?
這樣仰慕的新鮮感會持續多久?
想破頭了,都只是一個人的事。
在一場團體聚會,他喝了點酒,褪去了悶騷的性格,直呼你的名字叫你過去跟他聊天,你故作鎮定,步伐快速地走向他。
他那天說了好多事,詳細的你早已不記得,只想記住他的眼神,接收話語時同時也自問:「為什麼要和我說這些?」
他說可以交個朋友,接著思考要交換哪一個通訊軟體。
「Line 的廣告太多所以沒在用,至於臉書,現在也只拿來追粉專而已,主要是用 Messenger。」
後來你們交換 Instagram,他還告訴你他已經好久沒發文了,距離上一次已經是好幾個月前的事情,你不以為意,邊使用他的手機輸入你的帳號名稱,邊聽他說話。
那個當下你充滿疑惑,你以為他想和你聊天,但也就搭個幾句話便很自然的轉移另一個對話圈。
「這樣很扣分喔,把人晾在那裡。」
「公司聚餐嘛,要把握機會多和一些人聊天啊!」
在那之後,你把握住每次的機會,為你們開啟一個對話,但就像他所說的:「我回訊息對所有人都是很慢的,希望你不要介意。」而你,也就這樣信以為真了。
對話斷斷續續,而你也碰過不少回覆速度極慢的人,從這些人身上學到了幾件事:很即時的話題不要開,回覆訊息的速度也要緩下來。
慢熟的人需要時間播種,雖然忽冷忽熱,但只要認定你是可以交心的人,他們做起朋友來可是比誰都還要真誠。
漸漸發現自己陷入一場遊戲:後退比賽。
你能為自己在意的人退到多遠?
「沒關係,訊息有空再回就好!先穩住自己。」你這樣對他說。
誰都知道你早已等得焦頭爛額,還必須故裝鎮定。
故作大方是基本,相信自己不在意了才會到達另一種境界。
到底為什麼?為什麼這種感覺如此強烈?
到底想要抓住什麼?
現在呢?
仍然在等。
等到看不見車頭的燈火,等到列車早已離去。
雙手框出一個圓,等待列車回頭,等待車燈回到這裡。